Dr SINGH Kanchan Rao

Dear Students, It has been an absolute delight to be affiliated with Lee Woo Sing college and interacting with all of you since the past one year. Being an expat and new to Hong Kong, I could not have asked for a better platform to learn the local culture and grow in mind set which […]

Dr. FOK Yeung Yeung, Jimmy

Dear students, 大家好。 我是來自歷史系的霍揚揚, Jimmy。我自2021年12月加入和聲書院,直至現在大概已有一年多的時間,相對來說還算是書院的「新」成員。我很高興能夠有機會成為書院與學系同學之間構通橋樑。 我在英國的李斯特城取得我的博士學位,而我修讀科目或許對很多同學來說是較「冷門」的,我的主修是「博物館研究」(Museum Studies)。與其他傳統的學科例如歷史學、哲學等學科不同,博物館研究是一門跨越多個學術領域的學科,文理商並擅。博物館研究的研究範疇非常多元化,當中包括了博物館的歷史、博物館的社會文化角色、博物館展覽的策劃、博物館的教育功能、博物館的市場推廣、文物保護及修復材料科學、文化遺產的定義和運用等等,當中涉及的學科知識之廣之多,實在難以在此盡錄。我自己本人則集中研究東亞地區文化遺產政策的演變以及文化遺產管理的概況。隨著亞洲地區,例如香港、新加坡等地的博物館和文化遺產的發展方興未艾,愈來愈多新的大型博物館落成,「博物館研究」這門學科相信將會變得愈來愈重要,也會為不同學術領域的同學帶來新的事業發展機會。更為重要的是,博物館和文化遺產並非一成不變或者「已成定局」的「過去」,事實上,文化遺產是一個當代的概念,是我們以當代的眼光,為了我們將來和願景而重新建構和解釋過去。因此,過去即現在,博物館和文化遺產是過去、現在和將來的紐帶。 在過去一年,我除了主修和大學通識課程以外,我也執教了書院的通識課程,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有更多機會與書院的同學一起探索香港乃至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和文化遺產,在過去中想像我們的未來。 Hello! I am Jimmy from the History department, and I joined the College in December 2021. I am still a relatively “new” member of the College, and I am glad that I could be the communication bridge between the students of the department and the College. I

WS Teacher’s message #12Read More »

Dr. Tom Chan

Dear students, 加入和聲書院雖然只有短短不足一年的時間,事實上我已經在中文大學任教了15年。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一項維持了18年的興趣愛好 – 扒龍舟。18年前在朋友的介紹下,我開始接觸了『傳統』的龍舟,自此以後龍舟訓練和比賽幾乎佔據了我大部分星期天的時光。訓練通常是在柴灣避風塘內進行,一年四季恆常不斷。這些年來訓練和比賽的點點滴滴,匯聚成為許多難以忘懷的記憶,也讓我擁有了教學工作和家庭生活以外的一片天地。 與其他運動項目一樣,扒龍舟需要體力和技能,看似重複簡單枯燥的動作,其實是對個人的體能、意志的考驗,同時作為一項團體運動,更講求隊員之間的協調和一致性。比起龍舟賽事的緊張刺激,我更享受平常的訓練過程。無論是炎炎夏日還是寒潮襲來的冬日,能夠堅持訓練本來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而每次訓練都需要『俾盡佢』,船能有多快,可以去到多遠都依賴船上每個人毫無保留地為同一個目標而努力。教練常說『練到係自己嘅!』,也許正是這份訓練的艱辛,才使得這一切來得更為充實和真切! 龍舟訓練並不只有汗水和陽光,在賽季後的耐力訓練中,我們會從避風塘出發,沿著藍灣半島外的海岸線前往大浪灣。離開了風平浪靜的避風塘,海況也常常更為複雜多變,面對水流和湧浪,路程也變得格外艱辛,心中總會為自己打氣“快到了,快到了,再堅持最後100下!”。在經歷了無數次的“最後100下”後,大浪灣的沙灘終於出現在礁石淺灘的拐角處,一鼓作氣將龍舟衝上沙灘登陸大浪灣!選擇大浪灣為目的地並非沒有原因,答案或許就在靠近沙灘茶餐廳的燒鵝瀨粉裡,一份燒鵝瀨粉足以讓我們心滿意足地完成這無盡的“最後一百下”之旅。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希望同學們可以在和聲書院揚帆登上自己駛向廣博天地的龍舟,大家一起『俾盡佢』! I am Tom and a member of Lee Woo Sing College for less than one year, but my teaching a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is more than 15 years. What I want to share with you today is a hobby even longer than this. My

WS Teacher’s message #11Read More »

Prof. Ellis FOK

Dear students, 第一步 下學期開始,高年班的本科生及研究生都在躊躇著怎樣完成他們的畢業論文。記得自己也是一樣,「想當年」我光是構思論文的結構已經花上非常多時間。於是,在猶豫不决之際,去了請教導師的意見。果然,得到的回覆是 「齋諗冇用,諗到大概係咁就寫咗出嚟先啦」。 原來,我們的創意思維可以天馬行空,計劃如何實踐可以天花龍鳳,可惜到要踏出第一步時,卻又欠一份勇氣,或是左顧右盼,心想「這樣不好,那樣不行」。最諷刺的是,過了一段時間後,我們好可能在市場上見到跟自己當初理念差不多的東西,卻又後悔,問自己當初為什麼不放手一搏。 各位同學,你們有沒有試過在腦海中閃過一些念頭,是「呢條橋一定得,可以怎麼怎麼做,只可惜我沒有資源!」呢?有見及此,今年書院推出了一個名為 “DARE”的計劃,鼓勵同學及校友們做一位創造者。我們將會幫助你踏出重要的第一步,實現你的創意或想法。同學及校友們可以以個人或組隊形式參加。該計劃將會提供學習工作坊,給予起始資助,幫助你建立人脈,藉此尋求專業意見及支持繼續發展。如果你有點子的話,快來參加吧! 另外,今個學期書院將會重新舉辦老師與同學的定期聚會。如果你們想跟院長,副院長或其他老師見面的話,請密切留意我們的相關通訊。 祝各同學在今個學期事事順利,健康平安! #嗲牙 #X_齋講無用㗎_做吖 The First Step At the start of the second semester, senior undergraduate and postgraduate students often struggle with completing their thesis for the degree. I was no different when I was doing my graduate study. I still recall the months I spent just

WS Teacher’s message #7Read More »

Mr. Calvin Au Yeung

Dear students, Greetings Students of Lee Woo Sing College. My name is Calvin, and I am happy to be a part of such a great establishment of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s a Physical Education lecturer, I aim to promote physical activity, health and wellness through education, research, leadership, cohesiveness and opportunity. I

WS Teacher’s message #6Read More »

Prof. TAO Yufei, Tony

Dear students, Greetings! My name is Yufei Tao. “Yu” means universe, “Fei” means “fly”, and “Tao” (my last name) means “cultivating one’s personality”. So, putting everything together, you can see that my grandfather (who blessed me with the name) had wanted me to soar into outer space someday. That has been my dream since childhood,

WS Teacher’s message #5Read More »

Mrs. Alice LAW 羅霍玉卿女士

Dear students, 打卡成為現代人的生活習慣, 當我們到達一個好地方,自然地舉起手機將美景拍下,希望在人生路途上留下痕跡,也與朋友分享美好回憶。 你認為和聲書院最佳的打卡點在那裡? 今年選擇和聲書院第一及第二志願的新生創下歷史新高,在面試的時候,很多同學不約而同地說: 「選擇和聲書院是因為喜歡她的和諧氣氛。」不錯,「和」是書院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在不同層面的活動締造和諧歡愉的氣氛。 和聲書院今年15歲了,即是 60歲(甲子)的1/4。香港中文大學將慶祝60周年 ,如果甲子代表穩重和有成就 。15歲的書院意味著充滿活力,勇闖未來的青年。在這重要時刻,書院準備製作一幅巨型的壁畫「百和圖」掛在書院入口的側牆。顧名思義,「百和圖」是由百多個「和」組成,選自書法名家撰寫不同字體的「和」字組合而成,我們邀請師生共同雕刻製作,每人雕刻一塊畫磚,上面除了「和」字也會刻上一個代表你的中文字。 「百和圖」將會成為和聲書院的最佳打卡點,相信對於有份參與雕刻的同學來說,它不單是打卡勝地,也刻畫了同學在書院留下的歷史痕跡,記錄他與一眾和聲人共建百和的美好回憶! 你又怎可以錯過參與製作的黃金機會呢? “Photo Check-in” (打卡) becomes a common practice. When we visit a beautiful place, we would take out our mobile phone immediately to capture the wonderful scenery and share our sweet memory with our friends! 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best ‘photo

WS Teacher’s message #4Read More »